特殊族群的運動迷思

分享文章:

台灣早已步入高齡化的社會,對於身體功能良好或已較虛弱的長者,培養規律的運動行為,對於慢性疾病的控制和整體生活功能都有益處。醫師應在初步的評估和簡單的溝通後,給予明確的的運動建議(處方),並在每次回診時給予鼓勵與漸進的運動進度調整,提高長者的自信心及增強運動信念,有助於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。

有證據指出,在老年期開始運動,對於身體的好處,和長期運動的人比較是相似的,運動一點都不嫌遲!

感謝林嘉志老師釋出會議演講影片,非常清楚介紹,富有學理與科學實證,值得一聽再聽!

迷思1  放縱飲食有運動就好:運動前篩檢不可少,不要以為有在運動都不怕

迷思2  單一性質的運動:運動要均衡,如同營養要均衡不能偏食,肌力、肌耐力、柔軟度不能不在乎!

迷思3  只做中低強度的運動:關鍵字:端粒子~telomere; 體脂肪下降關鍵:高強度間歇,不妨加入.

迷思4  缺少陸地、承受體重運動:地心引力與骨密度的關係

迷思5  缺少動作技能相關運動:易有日常生活與休閒運動時意外傷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