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疫保健當道,站在藥妝店架前半個小時,想買個產品,孝敬長輩,但左看右看,左思右想難以挑選下手,琳瑯滿目的健康食品,每個效用都看起來很厲害,心動不已,面臨選擇障礙?
阿嬤問:隔壁鄰居推薦的,好像吃得很好,我也可以吃吧?
阿伯問:這我孫女美國帶回來的,好像很厲害,但都是英文看不懂啊!我可以吃嗎?
每周小明醫師的門診,都會有病友或家屬掏出一堆瓶瓶罐罐來詢問,能夠跟醫師討論,就是很棒的一件事,避免胡亂吃或吃錯了,林林總總問題,歸納了幾點常見的重點,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首先先來談一個迷思~~
迷思: 健康食品就是保健食品? 不不不,保健食品是指有特定成分,能調節生理機能,有保健功效食品。常見的包含:1.營養食品,如減重代餐;2.機能性食品,如運動飲料;3.膳食補充食品,如益生菌、維生素。簡單可以說是「營養補充品」。
但要叫做「健康食品」,就有嚴格的規定了: 所謂的「健康食品」是法律名詞,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,且向衛生福利部(簡稱衛福部)申請查驗登記許可,才可稱為「健康食品」。健康食品會經過產品安全性、功效性及安定性評估試驗,所以較具有保障。在台灣必須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健康食品查驗登記許可證。簡單的就要看產品包裝上標有小綠人標章及具核准功效的食品,才能稱為健康食品(見下圖)。
再來建議挑選原則:
保健食品的挑選,至少要通過重金屬 SGS 檢驗、歐盟食品安全局 EFSA、美國 NSF 食品 GMP 認證等衛生檢測。健康食品如同上述,基本至少要選擇有食藥署核可,有標示「健康食品」字樣及小綠人標準圖像與許可證字號的產品。
最後,是不是適合吃,到底需要補充甚麼,還是可以諮詢醫師或醫療人員,畢竟每個人需求不同,保健食品只是輔助品,不是靈丹妙藥喔!有良好的生活及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會越來越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