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流一波波~免疫增強+冬令進補,個別化調整『新食代』,教您如何補身不爆血管與飆血糖

分享文章:

阿珠嬤給小明醫師看病好多年了,雖有三高問題加上心臟衰竭,高齡80還是可以自己一個人到醫院看診,糖化血色素也一直達標控制得非常好.上週回診第一次莫名其妙飆到10(約平均血糖值240mg/dl)! 小明醫師與珠嬤討論了好久,從最近用藥、是否有發炎感染?運動量及飲食都細細問了,怎麼都找不出問題出在哪兒?小明醫師囑咐了微調整胰島素劑量與加強監測血糖,也請阿嬤回家紀錄接下來的飲食與生活日誌 ,慢慢想生活上有什麼改變.

一週後,阿珠嬤一進到診間,朗聲道:「醫師呀!我知道為什麼血糖會高了!我女兒,前兩個月買了好幾箱雞精給我,我早晚都喝一瓶….我以為那一點點,冬天補一下還好…我有量血糖了,才知道原來吼…這三天就沒喝了,血糖有降了!」

安心「補冬」

需吃對

小明醫師提醒您:寒流節氣,很多人總覺得要“補一下”,除了調味增加辛辣外,想讓身體熱起來也會吃火鍋如涮牛羊肉,燉雞湯等高脂肪量熱湯來驅寒補身體,但辛辣食物容易刺激食慾,食量就會增加;另一方面這些都屬會增加負擔的重油鹹,會使血糖、血壓明顯升高!再加上糖尿病人冬天若活動跟著天氣改變而減少,很難保證熱量可以消耗掉!

糖尿病中西醫觀點

糖尿病在中醫屬於“消渴”,西醫定義糖尿病症狀則是多飲、多食、多尿、體重變少的「三多一少」。針對大多數的第2型糖尿病患,陰虛燥熱為其基本病機,主證型以氣陰兩虛證比例最高,濕熱內蘊證、血瘀脈絡證為其兼夾證。因此中醫治療消渴證的方法以清熱生津、益氣養陰為主,依據病情,如涉及兼夾證時,則輔以祛濕、活血化瘀等治法。所以養陰補虛是糖尿病人進補的重要大原則,但補品的選擇上必須再次強調要「因人而異」。一般來說,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補藥時不宜選擇溫補燥熱之品,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,應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實際情況個別化調理,這樣才能補身不爆血管與飆血糖。

穩糖抗疫

冬天台灣人最常用的進補,如薑母鴨、羊肉爐或十全排骨等,往往習慣搭配麻油麵線、火鍋料和手工丸子來增加飽足感。但對糖尿病患肥胖代謝症候群病友來說,這類飲食中肉類、油脂攝取易過多,熱量也常在不知不覺中超標,容易導致血糖飆高。台灣人濕熱體質者多,在補品吃不對又少運動的狀態下,很可能造成健康危機.即使是最方便取得、藥性溫和、人人可食用的「四神湯 」,為了增加口感,店家和民眾常會自行添加豬肚、薏仁、當歸等。想要減少熱量攝取的話,可以使用各式菇類與豆腐取代排骨,煮好四神湯之後喝湯就好,少些吃蓮子、薏仁等澱粉量較多的食材。 

糖尿病人用藥進補,還是建議先諮詢專業意見,所謂食療,在中醫是有講究的,如同中醫治療辨證論治更是不同。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就是得了西醫診斷一樣的病,症狀也不會百分百相同,西藥用藥就有個人差異,中醫差異往往更大。正確的進補方法是在選用補品前,先搞清楚自己是「虛」還是「實」,是「熱」還是「寒」,然後再結合當前的病情,如有無併發症或合併症等。這就是所謂「辨證施膳」,是根據患者的病情、體質等情況,選擇合適的藥膳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.

糖尿病照護已邁向個人化時代,不同年齡族群有不同照護,新時代的「新食代」將會量身打造個別化的治療,在參照個人飲食的習慣、喜好及文化下進行,以健康飲食型態為方向來進行個別化及適切的建議。